新鲜草莓挂满田垄,日子过的越来越红火
【www.jinyinjitijin.com--看点】
草莓是一种非常美味的水果,一直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草莓的引进品种不断增多,果品质量越来越好,不少人看中其中的种植效益,纷纷投入到种植草莓的行列中。在河北秦皇岛昌黎经济开发区南区郝宋庄村的草莓大棚,新鲜的草莓挂满田垄,红彤彤的惹人喜爱。这里的村民通过种植草莓,日子过的越来越红火。草莓 “我们种植草莓,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直接摘下来就可以吃。你看我周围这些辛勤的小蜜蜂就可以证明这草莓的安全。”种植户郝国清摘下一颗又红又大的草莓递给记者。 郝国清是当地的草莓种植能手,今年他家的7亩优质大棚草莓依靠着游客采摘+客商收购的新模式,给他带来了近40万元的收入。 郝国清指着其中几垄草莓告诉记者:“这个品种的草莓口感好,果形正,果子质量相当好,明年我要再扩大40亩。” 郝宋庄村是当地有名的大棚草莓种植村,现有草莓大棚1000余亩,年产值达到5000余万元。 郝宋庄村种植大棚草莓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上世纪90年代,郝国清成为全村第一批种植大棚草莓的农户。“开始的时候没人种大棚草莓,投资多,比种庄稼也多挣不了多少钱。一直到2008年之前,全村也就有百十来个大棚。”郝国清说,当时村里的草莓主要供应秦皇岛。 在那段时间里,郝国清逐渐摸索出自己的一套草莓种植技术,并筛选出最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红岩。靠着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郝宋庄村的草莓在秦皇岛市场站稳了脚跟。 “我们村的草莓大棚开始变多是在2008之后。那时候种草莓能挣钱了,乡亲们就都开始跟风种植。”郝国清回忆说,2008年和2009年两年时间里,村里的草莓大棚数翻了一番。草莓多了,秦皇岛本地市场逐渐饱和,他们开始在外地找销路。 “听说北京新发地市场收草莓的客商多,我们几个大户联合起来,把草莓拉到新发地,为草莓找销路。”郝国清说,到了北京才知道,自家的草莓品质属于中下游,虽然商家愿意收,但价格很低。销路解决了,却挣不到钱。 回家后,郝国清和其他种植户一起开始研究草莓种植技术,提高草莓品质。他们买书、上网查资料,这时候才发现草莓种植技术其实一直在进步,自己已经落后了。 郝国清说,当初也就是靠着不断学习,村里的草莓质量越来越好,到村里收草莓的客商也逐渐多了起来。 随着草莓种植业的发展,不少外出务工的人也开始回乡创业,李向前就是其中之一。“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们村的草莓收购价远低于市场价。”李向前说,来收草莓的客商之间彼此认识,出现经常集体压价的现象。 对此,回村不久的李向前在2016年成立了昌黎县九玉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将种植户团结起来,一起应对客商压价的情况。同时在北京新发地市场寻找新的客商,让客商之间形成竞争,以此提高草莓销售的价格。 在李向前的带动下,2017年和2018年两年时间里,村里的草莓大棚数量又翻了一倍,达到1000多个。李向前也被选举为村委会主任。
草莓 2018年底,李向前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与北京果多美超市建立了联系,开始为超市供货。 但一开始为超市供货并不顺利,第一次送货就给了他当头一棒。 “第一次送了100斤,当时验货人员说我们的草莓包装不合格,运输有磕伤,甜度低,硬度大……”李向前说,仅为解决包装、运输问题他就往北京跑了一个月,到各处学习,终于研究出草莓运输过程中防磕碰的包装盒。 现在,郝宋庄村每天能为果多美超市供货1000斤,每斤的价格在14元左右,比在市场上高出两三元。 “每次往超市送草莓我都感觉自己在考试。”李向前说,通过往超市送草莓,他才知道他们村的草莓质量仍属于中下游水平。全村每天产1万斤草莓,但符合超市要求的只有1千斤左右,要想在超市直供市场站稳脚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往超市送草莓应该算是我们村的草莓第二次进京考试。”李向前说,他和人合伙在村里流转了100亩土地,准备建立一个高质量草莓种植基地,专门为超市种草莓。同时,他希望带动更多的人学会高质量草莓的种植技术,把草莓卖进超市,卖出更高的价格。 “向前,你看我今天这批草莓有没有能进超市的?”村民王淑敏家2017年建了3个草莓大棚,2018年就挣回了本钱,还有一小点儿盈余。今年草莓价格又上涨了,挣的钱更多了,王淑敏用挣来的钱给儿子买了一辆10来万的小轿车,她觉得很自豪。听说李向前往超市送草莓能挣更多,她也想试试。 “婶儿,您这草莓甜度还可以,但颜色、硬度、大小都还不行。”李向前说,如今村民们种植草莓的技术参差不齐,他准备夏天出去学习一下,争取做出来一个草莓种植标准,让全村的草莓都能卖进超市。那时,村民的草莓可以卖更多的钱,日子就更红火了。
上一篇:油用牡丹带动3000余人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