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也能致富 赤水百姓吃上“生态饭”

|果蔬   |

【www.jinyinjitijin.com--果蔬】

说到“退耕还林”很多人的想法是牺牲农民的利益为生态平衡做贡献,但是四川赤水却依靠退耕还林让百姓脱贫致富,吃上了“生态饭”,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的乡村生态振兴的必要性提供了有力佐证。 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   “黔北边城”赤水市,因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当年,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在这里四渡赤水,成功摆脱了国民党军队几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   地处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一直是赤水人民的大敌。近年来,他们向贫困宣战,再渡赤水出奇兵,退耕还林种竹子,打通全竹产业链,一举摆脱贫困重围。   2017年10月底,国务院扶贫办公布全国26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赤水成为贵州省和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首个脱贫出列县。   一根竹子何以赶跑贫困大敌?日前,记者随国家林业局退耕办调研组来到赤水,对竹子在赤水扶贫攻坚战中立下的汗马功劳进行了深入采访。   退耕还林,竹子被委以重任   傅莹曾说:“中国人民最大的敌人,不是美国,而是贫困。”对于深度贫困地区的赤水来说,贫困更是首要大敌。   “赤水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这里山多、坡陡、地少,过去,农民只能靠山吃山,在山上刨土种包谷,日子过得紧巴巴,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一场暴雨下来,到处都是滑坡、泥石流。”赤水市林业局副局长黄仕平告诉记者。   2001年,赤水市启动退耕还林,国家补粮给钱,让农民把山坡上的耕地退出来,种上树木,修复生态。   那时,别的地方退耕还林都选择种树或栽经果林,赤水却对竹子情有独钟,委以重任。   “当时,退耕还林要求种生态林,我们希望把治理生态和拔掉穷根结合起来,寻求一条营造生态林、长出经济树的退耕还林之路,最好是能还出一片绿色,富裕一方百姓,达到用经济效益保障生态成果,用生态成果促进百姓脱贫致富的双赢目标,竹子完全可以担此大任。”黄仕平说。   赤水市林业局退耕办主任赖勇说:“我们市竹子分布广、品种多、易成活、郁闭成林快,有可靠的生态效益,同时又可实施间伐,每年都可以为农民带来经济收益。经过慎重决策,我们一举选定了退耕还竹这一模式,国家按生态林标准,给退耕还竹农户提供钱粮补助。”   赤水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和常务副市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高位推进退耕还竹工作。这一模式也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同和支持,赤水竹子种植面积由此迅猛扩大。   2000年前,赤水市竹林面积只有53.2万亩,2001年列入国家退耕还林工程试点以来,全市竹林面积飞速发展到132.8万亩,居全国第二,农民人均种竹面积达6亩,居全国第一。   当时,那些祖祖辈辈就有种竹习惯的农民并不知道,他们这次漫山遍野的种竹行动,为全市后来的竹产业发展和扶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资源基础,也极大地改变了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命运。   随着竹林面积的快速增长,赤水市森林覆盖率从2000年的63.4%增加到2017年的82.85%,居贵州全省之首;赤水河出境泥沙含量比退耕造竹前明显降低,年减少泥沙量在400万吨以上,赤水真正实现了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美丽竹林
美丽竹林   脱贫攻坚,竹产业成为奇兵   “我们村在大山旮旯,曾是有名的‘穷三多’村,失学儿童多、光棍汉多、无业游民多,全村贫困发生率曾高达26%,那日子过得就像我们一个自然村黄连村的名字一样,苦得不得了!”   赤水市两河口镇黎明村党支部书记王廷科告诉记者,“过去退耕还林栽种的那些竹子,现如今都成了摇钱树,满山岭的竹林,就是我们村的‘绿色银行’。2017年,村民卖竹卖笋收入人均7000多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4万元,36户村民买起了小轿车。”   黎明村仅是赤水51个贫困村脱贫摘帽的缩影。   退耕还林以后,赤水低效益的传统农作物被竹子所代替,实现了农村产业结构大调整,全市毛竹年采伐量达1200万株,杂竹年采伐量近100万吨,鲜笋产量达5万吨,20万竹农每人每年出售竹原料增收超过5000元。   为了让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赤水市委、市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完善竹产品加工链条,逐步实现了从卖原竹到卖竹制品的转型,加快了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进程。   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每年能“吃”掉上百万吨的竹子,直接带动赤水竹木加工企业60多家。   以赤天化25万吨竹浆林纸一体化项目和30万吨生活原纸制品项目为龙头,赤水形成了造纸、建材、竹地板、竹纤维、竹工艺品、竹生态食品等涉及10多个领域近300个品种的竹产业链条,花样繁多的赤水优质绿色竹产品纷纷走出大山,俏销20多个省(区、市),以及欧美17个国家和地区,竹加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0%。   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姚连书告诉记者,他们公司150名工人,都是当地村民,每月工资3000元。竹产业发展起来后,本地村民不够用,很多竹工厂只能跑到外地招工。   蓬勃发展的竹产业,成为赤水产业扶贫的一支奇兵,在脱贫攻坚战中势如破竹。2017年,全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7.6%,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053元,贫困发生率降至1.43%。 生态致富
生态致富   乡村振兴,百姓吃上生态饭   赤水市借助浩瀚的竹海,发展生态产业,办起乡村旅游,带动竹林客栈、旅游小商品等服务业的发展,催生了新型产业,有效推动了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大同镇华平村贫困发生率曾高达27.6%,被列为省级三类贫困村。村党支部书记李洪刚领着村民退耕还林栽竹子,建起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引导村民办竹林客栈,搞乡村旅游,在山上散养乌骨鸡,一只竹林乌骨鸡能卖到上百元。2017年,全村160户贫困户中有132户脱贫,贫困发生率降到了2.68%。   “华平村长期处于‘空壳村状态’,集体经济薄弱,财政亏空。如今,村集体经济也发展壮大,每年有了40余万元的进项。”李洪刚告诉记者。   黎明村森林覆盖率达95%,他们依托竹海资源和大瀑布景区,在发展竹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仅漂流项目一项年收入就达318万元。   村支书王廷科说:“漂流项目采取股份合作制,由村集体牵头领办,村民5000元一股投资入股,60%的收入由村民按股分红,村集体留40%,村里的各项公益事业也有钱办了。”   生态旅游不断升温,让复兴镇凯旋村村民袁友堂看到了商机,他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贷了款,在五场坝开了个休闲农庄,聘请5个村民做厨师和服务员,一年收入20万元。现在,凯旋村3000多人,就有一半直接或间接吃旅游饭,像袁友堂这样办起农家乐的有150多家。   通过“党支部+企业+贫困户”模式,赤水重点实施了十万亩金钗石斛、百万亩商品竹林、千万只乌骨鸡、万亩水产养殖工程,构建起山上栽竹、石上种药、林下养鸡、水里养鱼的立体循环生态产业体系。   赤水市委书记况顺航说,赤水正在实施的这个“十百千万”工程,带动了2万余贫困人口增收。另外,乡村生态旅游也带动4000余贫困户9000余人走上旅游路、吃上旅游饭、发上旅游财,实现了绿色发展和长效脱贫。   随着竹产业的持续发力和生态扶贫的深入推进,赤水农村、农民生产生活面貌正发生历史性蜕变。当年赤水人民砍竹扎筏,以筏代舟,帮助红军四渡赤水,今天赤水人民通过退耕还林发展竹产业,取得了再渡赤水、摘掉穷帽的新胜利,过上了富“竹”生活。   国家林业局退耕办总工程师刘再清调研后表示,是退耕还林让赤水还上了优质资源、修复了良好生态。赤水市委、市政府抓住退耕还林契机,因地制宜做足竹子这篇大文章,做强做大竹产业,从而释放出生态扶贫的新动能,率先在赤水实现了大地绿、乡村美、百姓富,用成功的实践生动地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实施提供了重要启示。   乡村振兴的五手抓战略非常有远见,有利于乡村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建设,如果只顾眼前利益,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能惠及一时,于子孙后代无益。

本文来源:http://www.jinyinjitijin.com/keji/2087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