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深入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开启“绿色致富路”

|果蔬   |

【www.jinyinjitijin.com--果蔬】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林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则是促进林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不仅是涉及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深刻变革,同时,还对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据消息称,近年来,福建省漳州市不断深入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启了一条“绿色致富路”。 福建漳州:深入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开启“绿色致富路”
图:森林资源   据了解,多年来,漳州市深入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坚持“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的同时,积极完善林改后配套服务,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改革、扶持林下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助力保护全市森林资源、助推林产业全面转型升级。目前,漳州市森林蓄积量已由林改前的1469.8万立方米增长至4037.6万立方米,增长率达175%;林农来自林业的收入由年人均收入1100元增至2016年的4500多元,增长率达309%,真正带动贫困林农实现致富增收。 福建漳州:深入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开启“绿色致富路”
图:森林资源   盘活“绿色银行”   在南靖县船场镇西坑村的简铭钦家中,珍藏着一样“宝贝”。有贵客来时,他会从柜子最底层翻出一个小布袋,小心地取出并捧到人面前——林权证。“过去林地属于集体,30多户共用一本林权证,谁都有义务管又谁都不管。”简铭钦告诉记者,被定为漳州市林权细化发证试点村后,西坑村把11770亩商品林细化为1452个宗地,将林地分到了各家名下,“现在户户都有了证,不仅滥砍盗伐的现象没了,大家还争着把树当菜种,变着花样学习新技术,从山林这个‘绿色银行’中挖掘财富。”   据市林业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全市林权登记发证面积达1076.6万亩,发证率89.7%;林权证到户数175160本,林权证到户率达97.9%。同时,全市林权流转面积累计98万亩。   针对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实行限伐对林农带来的影响,漳州市还先后启动了林地占补平衡改革试点、重点生态区商品林收储试点工作,并于今年出台了《漳州市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等改革试点工作方案》,“通过政府赎买、租赁等方式,把商品林当生态林来保护,既优化了生态公益林布局、维护好了生态环境,也有助于科学管理发展,让林权所有者从中受益,可以说是真正盘活了这些‘绿色财富’,为林业又一次带来勃勃生机。”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福建漳州:深入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开启“绿色致富路”
图:森林资源   掘金“绿色经济”   “铁皮石斛‘上树’可是个技术活儿呢!”鑫梅铁皮石斛家庭农场负责人陈坤辉笑着说。在他位于漳浦县石榴镇梅北村的中东海枣种植园中,郁郁葱葱的树干上缠绕着一圈圈茂盛分枝的铁皮石斛,每一根枝条的根部都深深扎在了褐色的棕蓑中。   “这种仿生种植不用施肥、不用除虫,叶柄棕蓑还可以直接托住石斛,免除了套袋的麻烦,真正实现绿色环保。现在每个月的销量能达到600多斤,年销售额去年超过了300万元。”陈坤辉高兴地说。   而在5年前,这片“海枣王国”却是他最大的烦恼。“2012年的时候,中东海枣的市场前景越来越不好。眼看着150亩的海枣树卖不动,又舍不得把树都砍了、重新种上销量好的树种,真让人发愁。”林改全面铺开后,在林业干部的帮扶带动下,陈坤辉开始尝试由传统单纯种植向综合林下套种转变,通过选培、驯化,将漳州特色中药材铁皮石斛成功延伸至树干、林下种植,从“绿色宝库”中再次掘金。   不仅如此,在销售附生海枣树的石斛鲜条外,陈坤辉还不断完善扩展产业链,相继推出了精加工“铁皮石斛花”“铁皮石斛超细粉”“铁皮石斛保健酒”等一系列养身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吸引了来自四川、重庆、浙江等地客商慕名“抢货”,更成功打开了荷兰、英国等海外销路。   像陈坤辉一样,从林下创新经营中找到新生机的林农还有很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漳州市不断巩固林改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市林下经济发展还积极引入“农业+旅游”模式,把林业资源与观光、体验等旅游项目相结合,提质绿色农产品、做大做强绿色品牌,越来越多的林农从中受益。2016年,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166.7万亩,实现产值60.5亿元,惠及农户数达82700户。至2017年底,漳州市还将力争建设完成全市林下经济面积170万亩,产值超70亿元。   为了加快林业新型主体规范化建设,漳州市还积极鼓励和引导种植大户、社会精英等参与兴办专业合作社,至今共组建了家庭联合林场500余家,成立林业经济专业合作组织227个,注册资金超10亿元,并培育出省、市级示范社(规范社)共18家,有效促进了全市林业经济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福建漳州:深入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开启“绿色致富路”
图:森林资源   开启“绿色致富路”   在林改的强力拉动下,漳州市林业第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快速发展,成为实现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共赢的强大突破口,打造出数个“全省之最”:全省最大的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基地、全省最大的热带亚热带名贵树木基地、全省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全省最大的木材进口和重要加工基地……   “所有成绩的背后,是咱林农真真切切感受到的实惠,由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带来的实惠。”正在林间除草的叶大田抬起头,认真对我说道。   盛夏艳阳天中,叶大田身旁的山苦瓜藤架上已挂满了青果,分外诱人。年届七旬的他正熟练地在林间穿梭,耐心整理着藤蔓,时不时查看抓虫夹的使用情况。作为诏安县秀篆镇隔背村贫困户中的一员,叶大田带着小孙子就靠着家里的这几亩地度日。   “别看地少,但是经过培训,现在我已经能够种出非常好吃的山苦瓜,一个月最多能收成200多斤呢。”叶大田告诉记者,在村企联合帮扶下,去年他与另外14名贫困户一起,跟福建省裕健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种植山苦瓜20亩。“技术人员为我们带来了种子、种植手册,还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帮我们解难题。收成的鲜瓜由公司统一回购,一点儿也不用担心销路。”   同时,公司还长期为贫困户提供季节性劳务岗位,秀篆镇上的多家企业也通过向贫困户租用土地、聘请工人和合作种植等形式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现在闲时我就来公司的生态基地里帮忙打打下手、赚些生活费,农忙时就在自家地里抢收。”叶大田说,经过一年的劳动,家里年收入从原先的1000多元到现在的1万多元,直线增长了近十倍。今年他还新种了300株茶叶,希望到年底收入能再增加一些,争取早日脱贫。 福建漳州:深入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开启“绿色致富路”
图:森林资源   除了“公司+农户”造血式脱贫模式,漳州市还积极通过项目资金补助、科技帮扶推广、林业投融资改革等方式,带动山区林农脱贫致富。至今,市、县两级已各建成1家林权收储中心,分别为漳龙木业科技有限公司、平和县万木兴林权收储中心。2016年全市林权抵押贷款累计近18亿元,林权抵押面积累计89万亩,贷款存量6.9亿元,带动了170户600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并成功走上了“绿色致富路”。   “你看,山定了权,树定了根,咱人也定了心,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叶大田眼中充满期待。

本文来源:http://www.jinyinjitijin.com/keji/177570/

    热门推荐